分會活動

以身作則少了「它」,可能帶來反效果

以身作則少了「它」,可能帶來反效果

以身作則少了「它」,可能帶來反效果

2024/12/03
文/Skycheer
◎文章版權屬於CGM主希望光教會,禁止轉載、改寫

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

--箴言22章6節


「在某個幼兒園說明會上,教師問家長對子女教養的期望是什麼? 大多數家長回答:「希望孩子能成為善良的人」。我感到納悶,都說身教重於言教,只要善良的家長們以身作則,成為小孩學習的榜樣即可。為何看似不需努力就可達到的結果,卻成為他們的期望?

直到最近,我理解了他們背後的擔憂與不確定性。在子女教養的過程中,僅「以身作則」是不夠的,同樣重要的是「引導」,而後者需要更多的技術與練習。

父母的禮貌,可能養成孩子的無禮

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,我大多是輕聲細語,溫柔與禮貌,但孩子邁入五歲後,言語、表情與情緒的運用搭配更熟練,也偶爾會出現不禮貌的語氣與回應。一開始我總是微笑面對,心想:「爸爸對你這麼溫柔有耐心,你也看著並學習吧!」但是幾個月下來效果不彰,於是我反省到:孩子不一定能觀察出行為背後的動機,更難察覺所隱含的倫理道德、品格修養、良好習慣等的內涵,因此「使用言語來引導」也很重要。

孩子的後知後覺,可能在多年後

我自身的例子也是。父親是傳統農家子弟加上典型處女座完美主義,堅毅刻苦,實踐力強,做事徹底俐落,但是話不多。從小我跟在父親身旁做事,知道爸爸很厲害,但更多是擔心會拖累爸爸而被責罵,直到年長才體會爸爸那份堅持到底的精神與毅力是多麼值得學習。

耶穌示範了最好的教養方式

耶穌傳道了三年半,不僅以肉身四處行走,實踐神的教導,展現 道成肉身的榜樣,也以口傳講了無盡的真理話語。而僅僅三年半的言行,成為了聖經,成為兩千多年來無數人的救贖、祝福之道。教導最好的做法,除了以身作則,更要用口進行大量的教育和溝通。

溝通的心法: 換位思考,要說,要多說

鄭明析牧師在2017年4月份的主日話語中也提到溝通的重要與心法,適用於親子之間的教養上。以下節錄自2017年4月30日的主日話語。 -在每個<觀看的位置>上,看起來都不同,所以只要換個<位置>來看就能理解。 -雖然如此,但是不<說>對方就不會知道,所以一定要<說>出來才行。因此,為了不產生誤會,各位一定要好好<說>出來才行。 -希望各位不論是對 神、對主或是對弟兄都能這麼做。如果一次還不行,就要「重新反覆地」說明才可以。

銷書作家談引導的技巧

至於要如何用言語引導呢,以下分享幾個重要技巧,參考或部分節錄自紐約時報親子教養出暢銷第一名作者安戴爾.法伯與依蓮.馬茲麗許合撰的「怎麼說,孩子會聽v.s.如何聽, 孩子願意說」一書。

直面感受

「感受」並沒有對錯之分,不能用我們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,面對孩子感受的最簡單方法,就是「接納」。孩子的感受被接納了,才能集中精力改變自己的情緒。

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

孩子不願意合作,是因為在「需求」上與大人有矛盾,以下分享幾個鼓勵的技巧。 1. 描述你所看見的,或描述問題 2. 提示 3. 用簡單的詞語表達 4. 說出你的感受

代替懲罰的方法

懲罰孩子,實際上剝奪了他從內心深處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,不要將孩子視為麻煩製造者,要視為解決問題的積極參與者。以下分享幾個代替懲罰的技巧。 1. 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 2. 表明你的期望 3. 提供選擇 4. 告訴孩子怎麼彌補自己的失誤 5. 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

學會讚賞孩子

得到讚賞的孩子,會願意為自己設立更高的目標,做父母的一個重要職責是學會及時稱讚孩子做對的事情。以下是讚賞孩子的三個技巧。 1. 描述你所看見的 2. 描述你的感受 3. 把孩子值得讚賞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

祝福每位父母親都能透過身體力行的實踐、豐盛恩典的言語溝通,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開心幸福,適性發展。